努努书坊 - 言情小说 - 将军夫人要和离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5

分卷阅读15

    的帖子,曹悦是苏州曹家的姑娘,曹家是苏州城有名的商户,在苏州城盘踞多年,是做茶叶生意的。曹悦素来和杜洛滢和张紫桐交好,前段日子去她扬州外祖家了,临近年关才回来。

杜洛滢因着要帮娘亲管家,便拒了她的帖子,又下了封帖子派丫鬟送往曹府,把日期延后至年初八。

今岁是大梁衡瑞七年,当今衡瑞帝刚刚及冠便登基为皇,现在也不过是二十有七的年纪,但他年纪虽不大,却极有手腕,登基一年便把朝中大权牢牢握在手中,还雷厉风行的清算了不少世家大族,去年冬日,衡瑞帝下令攻打突厥,今年春西北便打了胜仗,衡瑞帝硬是逼着突厥割了不少领土。

因着战事胜利,今年的大梁要格外的热闹些,苏州城中也不例外,年关这几日城里的大街小巷,大年三十一早,杜府便开始挂桃符,现代贴的春联便是由桃符演化来的。

杜府挂的桃符上是张先生题的字,他的字极有风骨,一撇一捺都隽秀而不失其独有的锐气,杜洛川也被张先生拉着卖弄了几行字,他卖弄似的把晾干的桃符送去了桃院,杜洛滢笑着接过,她把桃符递给青芜让她挂在门的两侧,“待会儿要去竹院用膳,我这收拾收拾,三哥等我一会子吧。”

“行,不着急。”杜洛川大爷似的翘着腿坐在红木椅子上,现在时辰还早,估摸着大厨房还没做好膳食呢,晚些去也是无妨的。

杜洛滢回内室换了件红色的绣些金色暗纹的棉裙,外面则罩着件银白色的大麾,那大麾带着御寒的帽子,帽子边缘还缝着一圈雪白的兔子毛。

青柳熟练的给她梳了个双垂髻,又从首饰盒中挑了支金镶玉的簪子插在发髻上。

今日过年,合该穿的喜庆些,杜洛滢看这打扮还是有些素净,又从匣子中挑了对羊脂玉手镯戴在手腕上。

待打扮收拾妥当,杜洛滢便跟在自家三哥身后出了门,杜洛川把大麾上自带的帽子给她戴上,她的脸本就小巧,这一戴上缝着兔子毛的帽子,那张精致的巴掌脸便又小了一圈。

苏州城的冬日泛着一股子掩不去的阴冷,无论身上穿的多厚实,但那股子湿意冷意还是不住的朝骨子里钻。

待两人快步到了竹院,又抱着汤婆子围着碳盆坐了一会子,身上那股子冷才散去。

今日是三十,竹院的大门前挂着两个桃符,上面有着张先生提的字:富贵双全人如意,财喜两旺家和睦。

张先生也是个剔透的人,他知道杜家这种商户之家,最是喜爱听一些“富贵”、“发财”的喜庆话儿,所以在写桃符时,也就没按着自己身为文人的喜好来,而是题了许多类似“富贵荣华”的吉祥对子。

内室紫檀木高几上摆着一个青铜镂空香炉,但内里并没有燃什么香料,今日过年,顾氏也要过来用膳,她有着身子,不宜闻这些香料味儿,红玉是个伶俐的,她晨起去梅园折了几束红梅过来,插在上好的白瓷瓶内,既喜庆又能时不时的嗅到一抹暗香。

老夫人和老太爷今日都穿了一身红,特别喜庆,等人来齐后,老夫人才发话让丫鬟摆饭,顾氏这会子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了,前三个月不稳,几乎没怎么出过门,待胎儿满三个月后,她便时不时的出来走动走动,但自入了冬,她便又整日的窝在屋子里了,毕竟天寒地冻的,外头又冷地又滑,能不出门还是不要出门的好。

但今儿个除夕,一家人还是团团圆圆的好,纵使青石板路上结了层薄薄的冰,杜洛文还是小心的掺着顾氏过来了。

“洛文,好好照顾着你媳妇,待会儿用了膳,也别回兰院了,我让丫鬟收拾出了一间空屋子,从昨儿个晚上起就燃上炭火了,屋子里的冷气也早已驱散了,今儿个先在竹院待一日,待晚间用了年夜饭再回去。”老夫人看了顾氏圆滚滚的肚皮一眼,笑着道。

杜洛文和顾氏听罢都应是,现下不是逞强的时候,两人也不是那等子拎不清的,自然是以肚子里的孩子为众。

虽是早膳,但今日是除夕,自然与往日不同,放了鞭炮后,丫鬟们也把饭菜摆好了,紫檀木桌上共摆了三十六道菜,十二道凉菜,十二道小炒,还有十二道硬菜,一旁的矮几上还摆着各色零嘴干果,有炒瓜子、水煮花生、各色坚果仁儿、各样点心等等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求收藏求评论啊,收藏一下午一动不动,蠢作者觉得自己像在单机一样,好难受呀

☆、压岁钱

用了膳,杜夫人和杜老爷便回正院了,杜洛滢几个小辈还留在竹院在老太爷和老夫人跟前儿凑趣,杜洛滢是个好吃的,端了一小碟杏仁坐在兀子上吃起来,老夫人素知团团这丫头是个好吃的,所以房中从来都没少过零嘴,今日更是摆满了整整八张矮几,更别说紫檀木高几上还摆了几排果子。

顾氏被杜洛文扶去房中休息了,老夫人让红玉送了碟酸酸甜甜的柑橘过去,“她喜酸,定是爱吃这个,但告诉她别让她吃多了,毕竟是冬日里,贪了凉也不好。”

“是。”

杜洛川虽脑子活泛聪明,但为了考科举也是费了一番苦头的,又有张先生在一旁督促,每日卯时便起来读书,一直苦读到亥时歇下为止,这好不容易歇了假,他自是不会去碰那些子四书五经,这会子他正抱着本话本子看。

这本话本子还是他从团团那儿借过来的,他虽平日里一休沐就爱跟他的狐朋狗友们出去“鬼混”,但房中却连一本出格些的话本子都没有,这是因着张先生就住他隔壁,素日里对他管教甚严,话本子这类不入流的书,是万万不会让他看的,他也就是闲暇时偷着看几本,藏在房中却是不敢的。若不然发现了就得挨戒尺。

张先生也是姑苏人,虽素日里一直吃住在杜府,但逢年过节还是得回家去的,前些日子他就告了假回府了,走之前帮杜府写好了桃符与福字。

他从朝中退下来时当今衡瑞帝还没登基,当年他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,按理说这一年纪便辞官委实有些太早了,内里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由因,张先生还因着这事和族里闹的有些不愉快,这也是他这些年常年待在杜府的原因之一。

张家族里是这么个态度,其实也不难懂,张先生是寒门子弟,一路考上进士全靠族里资助,他半路辞了官,族里肯定会有意见,张先生也觉得有愧于族里,这些年从杜府拿到的束脩有一小半都捐给了族里。

杜洛文一上午都窝在房中陪顾氏,杜洛亭因着想考武试,从腊月初到今儿个除夕日日都要在院中习武,杜夫人知道后喟叹了一声,终是和杜老爷商量着准备给他请个武夫子,只是一时半会儿还没挑到合心意的。